封闭已久的永陵陵门终于开启了半扇,守陵人齐振祥在此已经守候了12年,和他一起安静守望的还有石路缝隙里长出的荒草、错落分布的古树以及来不及融化的皑皑白雪,这些白色、青色和暗红色的明楼城墙与冬季湛蓝的天空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现场特有的画面,一点荒凉一点沧桑,给游人增加了那么点感觉。
“永陵是未开放陵寝中的明星陵”,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负责人这样定位永陵,它的墓主就很有名,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世人更习惯称他为嘉靖皇帝,“这是皇帝生前就开始营造的陵寝,此外还有长陵和定陵,其余陵寝都是在皇帝死后才开始营建的,从嘉靖七年开始卜选陵址,嘉靖十五年开始营建,历经7-11年大体建成,”胡汉生说,“也正因此,永陵有着它之前七陵不曾有的特点,首先规模大,三进的院落,宝城直径81丈、祾恩殿(现已不存)重檐七间,左右配殿各九间,规制仅次于长陵。”
另外,永陵的方院和宝城之外还有一道前七陵都没有的外罗城,据说这样设计是嘉靖皇帝希望把自己的妃子也葬在自己的陵园内,现在外罗城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还能清晰地看到一些遗址。永陵的保存在各个未开放陵寝中是相对完好的,石五供虽然丢失了一个,但是明楼及宝城墙完整,尤其是上面用花斑石垒砌的墙垛非常漂亮,这也是永陵的一个特点,其余陵寝都是用砖石砌成,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对记者说:“就是到现在看,都以为那些石头是新砌上去的,那些石头棱摸着还都拉手呢!”
御路石雕也是永陵的特色,长陵是双龙图案,其他陵多为五彩祥云,永陵则是雕刻精美的龙凤戏珠,每一块都是,这种图案被万历皇帝在定陵中效仿。
永陵的风水,这是胡汉生站在明楼上一定要讲给参观者听的:“你看,面前远处的是大红门西侧的虎山,作为永陵的朝山,是朱雀,左有蟒山、汗包山等山脉为青龙,右边长陵后山、祥子岭等山脉为白虎,后面高耸的山脉为玄武,当年嘉靖还为后山过于高耸而心存疑虑,但参加卜选的钦天监官员廖文政则认为后山高耸者,号为离宫天柱,经曰:‘天柱高而寿彭祖’主圣寿万年。现在,明楼后那块高耸的离宫天柱就那么赫然屹立着。”
在胡汉生对永陵的讲述中,曾经在嘉靖年间粉墨登场的人物如靠“大礼议”上位的首辅张璁,后来被严嵩整死的夏言都出现在了陵寝的建造过程中,鲜活的历史感觉扑面而来。这也是胡汉生的建议,在参观十三陵前,最好先了解下那段历史,这样看起来会更有意思,而不会觉得单调。
康陵 诉说历史的砖铭文
康陵位于天寿山麓的西侧,墓主则是明代历史上最能闹的皇帝——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对他的历史评价是昏庸荒淫,明代历史臭名昭著的太监之一刘瑾即出自他执政期间,但是近年来对他的评价有所转变,认为其是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康陵的明楼曾被李自成的农民军付之一炬,现在看到的明楼四壁在清乾隆时期重新修葺,在胡汉生的指点下,记者发现了康陵内城砖上的各种铭文,明楼右侧的一块墙砖上清晰地刻着“定陶县委官李奎匠作”,这些铭文是当年为了检验工程质量,在烧之前刻或印在砖坯面上的标记性文字,因为陵园遭到破坏,墙皮脱落,反而露出了这些款式多样、字迹清晰的城砖铭文,铭文有的阴刻有的阳刻,以楷书或者行楷书写,有的装饰有一道或者两道“口”字形边框,有的不饰边框,显得质朴无华,通过这些铭文,可以知道康陵的砖产自河南、江苏、山东等省的三十几个州县。
在康陵边上就是康陵民俗旅游村,村中几乎家家能做春饼宴,这也是十三陵地区特有的民俗餐,村口立着块宣传牌,讲述正德春饼宴的由来:朱厚照南巡时带回来的一种小吃,因为卷菜方便,成了他出门在外的“快餐”,康陵村继承了春饼的制作方法并世代相传,主要包括炖柴鸡、红烧鲤鱼、梅菜扣肉、酱肘子、摊鸡蛋、粉肠、土豆炖豆角、炖豆泡、炖海带丝、炝炒土豆丝、蒸南瓜、拌小萝卜、拌苦菊、白萝卜黄瓜条大葱蘸酱、豆面咯吱和咸菜丝等20多道菜。一人35元自助管饱。康陵村民因为春饼宴的缘故,农家乐受到游客欢迎,过上了比别的村更好的日子。大连一日游编辑部整理。
——不同寻常的十三陵一日游
相关信息
最新评论